山药别名薯蓣、怀山药,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。主产于河南、山西、河北、陕西等地,其中河南省温县、武陟、博爱、沁阳等地产的称为怀山药,为河南四大怀药...
1)搭架。山药出苗后几天需立即搭架扶蔓。一般用“人”字架,架的交叉点离地面高70厘米左右。搭架材料最好用竹竿、树枝。竹竿长1.5米以上为好。
...
板蓝根别名大蓝根等,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。主产于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陕西等地,全国各地广为栽培。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地区多以菘蓝为板蓝根。
...
党参以原产于“上党郡”而得名,为桔梗科多年生草质藤本,以根入药。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湖北、贵州等地。...
(1)中耕除草,及时拔薹。大田移栽后,要求中耕除草3次。第一次约在5月中旬进行,要浅锄、细锄,做到土不埋苗;第二次约在6月中旬,要深锄、细锄,锄净,植株周围可培土育根;...
(1)中耕除草。要经常保持土层疏松田间无杂草。每年中耕除草34次,中耕宜浅,不要损伤植株。
(2)追肥。移栽后一般追肥1-2次,秋栽的黄芩分别...
1)中耕除草。定植后,每年可在春、夏、秋、冬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,结合冬季中耕除草,进行根际培土,有利防寒越冬。
2)追肥。栀子未结果的幼株...
栀子别名黄栀子、山栀子,为茜草科常绿灌木。主产于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四川、湖北,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。
1.生物学特征
...
半枝莲别名并头草、牙刷草等,为厝形科多年生草本。主产于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河南南部有栽培。
1.生物学特征
...
枸杞为茄科落叶小灌木,又名枸杞子、狗奶子根等,是著名的观果植物。枸杞的花期在6至9月,果期在9至10月,其叶、根、果实均可入药,盆栽时老根还可制成...
天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具有治疗眩晕头疼的作用,市场需求量较大。但是人工培养并不容易。
河南省药品检验所中药研究室主任雷留成说,...
人参果,又称蕨麻、莲茶花,学名鹅绒委陵菜,藏语名叫戳玛。属蔷薇科,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是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,素有人参果美称。
人...
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中能形成地下肉质块茎的栽培种,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,产品器官为官块茎。肉色洁白,味甘粉足,个大质坚,即是食用的佳蔬,又是常用的药材,...
金银花别名:忍冬、金银藤、鸳鸯藤、左缠藤。
1.形态特征:忍冬科,忍冬属。半常绿或常绿缠绕灌木。小枝细长中空,黄灰褐色,密生柔毛和腺毛。单...
天麻中含有天麻素、香荚兰素等药理活性成分,还含有抗真菌蛋白、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,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,如天麻素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,对降...
要完成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,需要同时解决寄主昆虫、虫草真菌及其形成虫草这三个方面的一系列问题。1959-1961年,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陈泰鲁等同志首先发现,冬虫...
目前我国常见的名贵中药材主要有38种,它们分别为人参、高丽参、西洋参、党参、黄芪、红景天、灵芝、雪莲、当归、何首乌、龙眼肉、黄精、石斛、...
三七属喜阴植物。喜冬暖夏凉的环境,畏严寒酷热。喜潮湿但怕积水,土壤含水量以22%~40%为宜。夏季气温不超过35℃,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5℃,温度18~25℃等...
当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根可入药,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。主要分布在甘肃、云南、四川、青海、陕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等地,各地均有栽培。当归也...
目前野生的铁皮石斛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,澳大利亚也要出产。国内人工种植的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浙江、云南、广西、湖南和贵州等地。
...
远志别名小草、小鸡腿、小鸡草,有祛痰安神、益智增聪的作用。在全国中药材巿场上,远志多年来价格高昂。近几年价格走势较稳,统货24--30元/千克,可巿...
白芷别名祁白芷、川白芷、杭白芷、香白芷等,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。白芷喜温和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,在荫蔽的环境生长不良,白芷主根深长,对土壤...
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,别名:连及草、甘根、白给、朱兰、紫兰。具有补肺止血、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。主治肺结核咳血、支气管扩张咯血、胃溃...
半夏为天南星科药用植物,药用部位为块茎。于夏、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挖,除去外皮及须根,晒干或烘干,即为生半夏。因其毒性较大,多炮制后使用,依炮制方...
中药材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以根入药,有抗菌消炎、降压利尿、解毒利胆等作用,是一种常用中药材,主产于河北、辽宁、陕西、山东、内蒙古、黑...